设计理念:让运动像游戏一样有趣
小班幼儿(3-4岁)正处于运动发展的关键期,他们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持续时间短,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却缺乏持久耐力。传统体育课若仅强调技能训练,容易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。因此,本教案以“游戏化+情境化”为核心设计理念——将运动技能融入“动物王国大冒险”的故事情境中,让孩子在扮演小动物的乐趣中自然完成走、跑、跳、钻等基本动作练习,同时培养规则意识与合作精神。这种设计既契合幼儿的认知特点,又能最大化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。
活动目标:小身体,大成长
动作发展目标
- 掌握“钻”(低头弯腰穿过障碍)、“跳”(双脚并拢向前跳)、“跑”(沿直线快速移动)等基础动作,提升肢体协调性与平衡感。
- 能听指令完成简单组合动作(如“小兔子跳过荷叶→小猴子钻过山洞”)。
社会情感目标
- 乐于参与集体游戏,愿意与同伴互动合作(如共同搬运“食物”、轮流通过关卡)。
- 在游戏中体会“坚持完成任务”的快乐,增强自信心。
认知目标
- 认识3-4种常见动物及其典型动作(如兔子跳、猴子爬、乌龟爬),理解“不同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”。
核心活动:“动物王国大冒险”情境化游戏
环节1:热身——动物模仿操(5分钟)
准备:动物头饰(兔子、猴子、乌龟各若干)、欢快背景音乐《动物狂欢节》。
过程:
- 教师戴“森林之王”头饰出场,邀请孩子选择喜欢的动物头饰:“今天我们要去动物王国探险啦!先跟着‘大王’学学小动物的本领吧!”
- 引导孩子模仿动物动作:兔子跳(双手举过头顶当耳朵,双脚并拢跳)、猴子爬(手脚并用,弯腰屈膝)、乌龟爬(慢悠悠趴在地上,手臂交替向前)。
- 重点提示:提醒孩子“小兔子跳的时候要轻轻落地”“小猴子爬的时候不要碰到旁边的小朋友”,渗透安全意识。
环节2:主体游戏——闯关大挑战(15分钟)
场地布置:用软垫、呼啦圈、拱形门搭建3个关卡,分别命名为“兔宝宝跳荷叶”“猴弟弟钻山洞”“龟爷爷运粮食”。
道具:海洋球(代表“粮食”)、小篮子(每组一个)。
规则:将孩子分成3组,每组依次通过3个关卡,完成后回到起点,把“粮食”放进篮子里,比一比哪组收集的粮食最多。
关卡1:兔宝宝跳荷叶(跳的动作练习)
- 场地:地面铺6个间隔30cm的呼啦圈(当作“荷叶”)。
- 要求:孩子双脚并拢,从第一个“荷叶”跳到最后一个,不能踩空。
- 趣味点:教师扮演“青蛙妈妈”:“宝贝们,池塘里的荷叶被风吹歪了,我们跳过去帮它们摆正吧!”
关卡2:猴弟弟钻山洞(钻的动作练习)
- 场地:用2个拱形门搭成“山洞”(高度约80cm)。
- 要求:弯腰低头,双手膝盖着地,像小猴子一样“爬”过山洞。
- 趣味点:教师在山洞旁挂上“香蕉卡片”:“小猴子们,山洞那边的香蕉熟了,快去摘吧!”
关卡3:龟爷爷运粮食(跑与平衡练习)
- 场地:设置一条10米长的“小路”(用胶带画出直线),终点放一筐海洋球。
- 要求:孩子抱住“粮食”(海洋球),沿着直线跑到终点,把粮食放进篮子,再跑回起点。
- 趣味点:教师扮演“乌龟奶奶”:“孩子们,我们的粮食不够吃了,帮忙运一些过来好不好?”
环节3:放松——森林音乐会(5分钟)
准备:轻柔音乐《月光下的凤尾竹》、柔软地垫。
过程:
- 孩子围坐成圆圈,教师用沙锤敲出缓慢节奏:“探险结束啦,小动物们累不累?我们来听森林里的音乐会吧!”
- 带领孩子做拉伸动作:伸伸手臂(像小鸟飞)、扭扭腰(像柳树摇)、拍拍腿(像小马跑),配合音乐节奏逐渐放缓动作。
- 结束语:“今天大家都是勇敢的小探险家!下次再去动物王国,还会有更多好玩的游戏哦!”
安全与延伸:守护快乐运动的边界
安全保障
- 场地检查:提前清除场地内的尖锐物品,确保障碍物(呼啦圈、拱形门)稳固无松动。
- 教师站位:每个关卡安排1名教师,重点关注胆小或动作不协调的孩子,及时给予帮助。
- 规则强化:游戏前明确“不推挤”“听指令”等规则,用儿歌形式重复(如“小手拉小手,排队不推挤”)。
延伸活动
- 家园共育:发放“家庭运动任务卡”,建议家长和孩子玩“动物模仿秀”(如爸爸当大象、孩子当长颈鹿),巩固课堂所学动作。
- 区角拓展:在班级“建构区”投放纸箱、海绵块,鼓励孩子自主搭建“动物王国”场景;在“美工区”画“我最喜欢的动物运动”,延伸认知经验。
结语:小班体育课的魅力在于“以童趣为笔,绘就成长的轨迹”。当我们把运动变成一场“冒险游戏”,把技能藏在“动物故事”里,孩子们会在笑声中学会坚持,在合作中收获友谊,在奔跑跳跃间拥抱健康的童年。这或许就是体育教育最动人的模样——让每一个小小的身影,都能在运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