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a黄金甲体育,“小蚂蚁运粮”:一场充满趣味的幼儿园中班体育公开课

  联系ga黄金甲体育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9-13

在阳光洒满操场的上午,XX幼儿园的中班教室里传来阵阵欢笑声——一场以“小蚂蚁运粮”为主题的体育公开课正在火热进行。这节课将运动技能、合作意识与角色扮演巧妙融合,让孩子们在“玩中学”,也让观摩的家长和老师们感受到了幼儿体育活动的独特魅力。

ga黄金甲体育,“小蚂蚁运粮”:一场充满趣味的幼儿园中班体育公开课

一、活动背景与目标:从兴趣出发,锚定成长需求

活动背景:贴近生活的角色选择

中班幼儿正处于动作发展关键期,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好奇,尤其喜欢模仿小蚂蚁“团结协作”的行为。基于这一特点,我们选择了“小蚂蚁运粮”作为活动主题,既契合幼儿的兴趣点,又能自然渗透“合作”“坚持”等社会性品质的培养。

目标设定:多维度的成长期待

本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:技能层面,掌握匍匐爬行的基本动作,提升肢体协调性与力量控制;情感层面,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,增强自信心;认知层面,初步了解蚂蚁“集体劳动”的生活方式,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。

二、趣味游戏设计:情境化+梯度化,让运动“活”起来

为了让活动更具吸引力,我们将整个流程设计为“情境导入—挑战任务—放松整理”三个环节,每个环节都融入了丰富的道具与规则,让幼儿在“扮演角色”中主动参与。

ga黄金甲体育,“小蚂蚁运粮”:一场充满趣味的幼儿园中班体育公开课

环节1:热身游戏——“蚂蚁找家”(5分钟)

活动开始前,教师化身“蚁后”,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:“小蚂蚁们,春天来了,我们要搬到新家啦!先跟着妈妈做做运动,准备出发吧!”随后播放轻快的《蚂蚁进行曲》,带领幼儿模仿蚂蚁“触角摆动”“爬行移动”“抖动身体”等动作,充分活动肩、腰、腿等部位。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幼儿的运动热情,还让他们快速进入“蚂蚁宝宝”的角色状态。

环节2:核心挑战——“蚂蚁运粮”(20分钟)

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,我们设计了两个递进式任务:

  • 任务一:单人运粮:在场地上设置“蚂蚁洞”(垫子堆成的洞穴)和“粮仓”(呼啦圈),幼儿需手持“粮食”(沙包)匍匐爬过“草地”(体操垫),将粮食送到粮仓。规则是“不能站起来,不能碰掉粮食”,考验幼儿的平衡感与耐心。
  • 任务二:团队运粮:增加难度,要求4-5人一组,用“接力”方式运送更多粮食(每组10个沙包)。此时,幼儿需要协商分工:谁负责“探路”、谁负责“传递”、谁负责“守护”,在实践中体会“合作的力量”。

为了增强趣味性,我们还加入了“障碍赛道”——在爬行路径上放置“小石块”(软积木)和“独木桥”(平衡木),让幼儿在挑战中突破自我。每当有小组完成挑战,教师就会用“蚂蚁加油歌”为他们鼓劲,现场气氛一度达到高潮。

环节3:放松整理——“蚂蚁储粮”(5分钟)

活动尾声,教师引导幼儿围坐成圆圈,模仿蚂蚁“储存粮食”的动作:轻轻揉捏小腿(放松肌肉)、慢慢转动肩膀(舒展关节),并分享“今天最开心的事”。这一环节帮助幼儿从兴奋状态过渡到平静,也巩固了对“合作”的认知。

三、课堂互动与生成:在“意外”中看见成长

公开课上,最动人的往往是那些“不期而遇”的瞬间。当某组幼儿因“粮食掉落”产生争执时,教师没有直接干预,而是引导他们观察“其他小组是怎么做的”。很快,孩子们自发学会了“互相提醒”“轮流捡拾”,甚至有人提出“我们可以先把粮食放在背上,这样不容易掉”!这些生成的经验,比预设的教学目标更珍贵。

家长们坐在一旁,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孩子的笑脸。一位妈妈感慨:“原来体育课不只是跑跑跳跳,还能学到这么多!”而教师也在课后反思:游戏的梯度设计还需更细化——对于协调性较弱的孩子,可提供“手膝爬行”的辅助垫;角色扮演的深度可再加强——比如增设“蚂蚁队长”角色,让幼儿自主管理团队。

四、课后延伸:让运动成为日常的习惯

为了让活动效果延续,我们在班级区角投放了“蚂蚁运粮”材料包:用纸箱制作“蚂蚁洞”,用旧报纸团成“粮食”,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继续探索。此外,我们还发起“家庭运动挑战赛”,请家长和孩子一起玩“亲子运粮”游戏,让运动真正走进生活。

这场“小蚂蚁运粮”公开课,不仅是一节体育活动,更是幼儿成长的“微型舞台”。它证明:当教育者以儿童的视角设计课程,用游戏点亮兴趣,用支持赋能成长,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运动中收获快乐、自信与智慧。正如孩子们所说:“今天的我是最棒的蚂蚁宝宝!”而这,正是幼儿教育的最美模样。